互联网时代品牌价值观的沦陷
时间:2017-02-18 13:30来源:品牌专栏 作者:深圳VI设计 点击:
次
互联网时代下的品牌标志形象的同质化、献媚性、自戕型、反智性、功利性、攻击性、无厘头的现状,形成了互联网背景下品牌形象的“七宗罪”。
通过互联网的介质协调作用,品牌-精英文化-大众文化都找到优化的生存空间,相互形成品牌价值构建的基石。品牌通过“传播”的角色和“沟通”的作用,打破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消除“文化阶级”实现品牌自己的文化理想王国,使得品牌价值得到最佳优化。
通过可口可乐、苹果、亚马逊、IBM等品牌设计案例,得出品牌最终走向回归的思潮。
互联网时代品牌价值观的发展变化体现在:
互联网时代品牌价值观的发展变化体现在:
1、互联网加速了品牌形象塑造速度,但同时出现同质化、功利性、攻击性、献媚、自戕、无厘头、反智等负面现象。
2、互联网时代品牌传播媒体的转换和角色的的转换,品牌形象出现形式上图形向图像,形态出现固定向不确定的解构现象。
3、互联网时代企业价值观的转变,眼球经济、粉丝经济、娱乐经济导致自嘲、草根、劣根、反智现象的出现。
4、大众文化对有品牌具有真实性、传播性、参与性、忠诚度的优势,同时有价值观的淡化、物欲主义、美誉度和个性的消解的负面作用。
5、牛仔裤理论告诉我们:品牌总要为品牌符号做得更多一些,赢得消费者得忠诚度。
6、品牌中的民粹文化和反智文化,对品牌的承诺度、清晰度、根源性、差异性、相关性等品牌价值的强度力构成危险因素。
7、需要用信息社会哲学的思考方式分析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在品牌价值中的辩证关系。
8、当今优秀的企业的ceo应该是个艺术家,而创始人或董事长应该是个哲学家。
9、通过互联网的介质协调作用,品牌-精英文化-大众文化都找到优化的生存空间,相互形成品牌价值构建的基石。
10、品牌通过“传播”的角色和“沟通”的作用,打破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消除“文化阶级”,实现品牌自己的文化理想王国,使得品牌价值得到最佳优化。
现阶段品牌强度力构成的10大要素:1.承诺度 2.保护度 3.清晰度 4.能动性 5.根源性 6.相关性 7.理解度 8.一致性 9.能见度 10.差异性,好的品牌需要遵循这些特性。
现阶段品牌强度力构成的10大要素:1.承诺度 2.保护度 3.清晰度 4.能动性 5.根源性 6.相关性 7.理解度 8.一致性 9.能见度 10.差异性,好的品牌需要遵循这些特性。
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些互联网品牌忽视品牌建设,在品牌建设上不投入精力、财力和智慧,出现反智主义文化的趋势。就算吸引了粉丝,但没有品牌文化,也只是昙花一现,品牌价值是文化生产力。
- 上一篇:北欧品牌设计欣赏
- 下一篇:【品牌趋势】极简风格海报设计欣赏